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网红经济学家”任泽平近期似乎转型成了带货明星,颇受市场关注。
目前,任泽平亲自试用并卖力推荐的生发液产品及店铺已于6月1日悄然上线淘宝,并开售销售生发液套装。截至发稿,该生发液套装已售出超300件,零售价为398元/盒。
在生发液热卖的同时,6月2日上午,有网友发现名为“仁怀酱香泽平宏观高端珍藏款35度”的产品上架京东,500ml白酒京东零价为1599元,用券后预估到手价为1579元。但截至中午,该款酱香白酒已下架。
据客服透露,泽平宏观酒是仁怀旗下的一个系列款,有任泽平的授权,是合作款。同时,该客服多次向记者保证店内所售商品均为官方正品,而之所以突然下架该款产品是由于“库存被拍完,预计后续会上架”。
具体什么时间再次上架销售,仁怀酒网店客服并未回复。
▍“售罄”的泽平酱香白酒
早在今天这场酱香白酒销售“闹剧”前,“泽平宏观酒”已完成发布,并得到任泽平的热烈宣传。
2022年12月24日,任泽平曾在茅台镇举办“泽平宏观酒发布会”,并邀请了不少知名白酒业内人士、营销专家出席。同时,北京仁怀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执行董事长也出席了该场发布会。
本次销售泽平宏观酒的京东店铺“仁怀酒类专营店”,背后运营公司正是北京仁怀酒业股份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5000万元。
泽平宏观公众号显示,2022年12月末,其账号曾举办过名为“新年美酒季福利”的主题直播,推销白酒产品。
广告宣传显示,若在任泽平的直播间下单购买白酒,可享受899元/瓶的低价,购买三箱还有机会获得前往茅台镇旅游的名额。彼时,泽平宏观酒零售价为1599元。
据记者观察,京东店铺销售的泽平宏观酒并未显示销售额,同时其消费者评价也始终为0。
查阅其上架历史消息,该款白酒在京东的最早销售日期可追溯到2023年5月8日前,但始终无人问津。
虽然任泽平并未对外提及该款白酒自发售以来的销售业绩,但“泽平宏观”已进入商标注册申请流程。
商标基础信息显示,“泽平宏观”仅用于酒类产品,申请于2023年3月10日,申请公司为北京读书逍遥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。
天眼查显示,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,由任泽平本人出任法人,注册资本500万元。该商标也是公司旗下唯一的知识产权。
▍任泽平生发液上架 已卖出超300件
相较于鲜有人购买的白酒,任泽平近期卖力宣传的生发液颇受市场关注。
尽管任泽平本人此前宣传称,生发液将于6月8日全网开售。但6月1日,“仁生泽发”淘宝店已经悄然开业,并提前开始了售卖。
商品信息显示,“仁生泽发头皮调理套盒”售价398元,盒内包含100ml的洗发水和100ml的精华液各两瓶,于2023年通过北京妆字号备案。据商家上传的信息显示,洗发水还有去头屑、深层清洁和控油的功效,适合所有发质。
在产品展示页面,其重点介绍了套装的特殊添加成分“富勒烯”。据称,富勒烯为英美三位科学家制备出的创新成分,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,是强力的抗氧化原料,可抑制炎症反应、修复和保护细胞。
截至发稿,该款生发液套装已售出超300件,可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。
店铺资料显示,“仁生泽发”为近期注册的新开店铺,背后运营公司名称为北京仁生泽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(下称“北京仁生泽发”),主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、技术开发;第二类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;电子产品、日用品、化妆品、个人卫生用品销售;健康咨询服务;重要饮片代煎服务;药品零售等。
天眼查显示,该公司与任泽平本人关系密切。“北京仁生泽发”成立于2023年4月,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,法人为任晓莉。股权穿透显示,任泽平才是该公司的最终实控人。
此外,与“仁生泽发”相关的公司还有两家分别为苏州仁生泽发生物技术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苏州仁生泽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其中,任泽平本人任苏州仁生泽发生物技术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执行事务合伙人;而苏州仁生泽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由富勒烯新药研发商“福纳康”持股。
由此不难看出,生发液为任泽平的最新创业项目,而商品中提到的独特成分来自产品背后的投资方。
实际上,赶在平台618大促正式启动前,任泽平发布了自己首条带货微博,提前炒热了产品热度。
5月29日微博内容显示,“仁生泽发,专注头皮头发健康管理,6月8号全网开售,土壤好苗才能好”。该条微博还配上了多张产品发布会现场照片,其本人也在发布会台前发表了演讲。
在此后的几天内,任泽平多次发布内容大力推荐了该款生发液,并表示“亲自测试,确实有效,坚持使用3~5个月,效果非常好,见效显著”。同时,他还透露,该款生发液采用了先进科研技术“科研经费先后投入2~3个亿,几十项国家专利”。
上述略显生硬且突兀的广告掺杂在其谈论宏观经济、新能源行业的内容中,让广大网友感到“猝不及防”。但就在大家调侃“宇宙的尽头是带货”时,任泽平被曝出在某微信群发布500多字“小作文”为生发液站台,让不少人大跌眼镜。
据记者统计,在任泽平微博上已累计发布5条以上图文内容宣传生发液,但在其微信公众号中未见宣传。
本文源自:金融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