剡坝村幸福大院。
甘肃农民网讯(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)自“三抓三促”行动开展以来,徽县榆树乡聚焦农村“三留守”问题,以“幸福大院”“庭院经济”为载体,解决农村老人老有所养,留守妇女留而有业,留守儿童留而不孤的问题。用身边点滴小事,让特殊群体的获得感更有成色、幸福感更可持续,在全乡上下营造出浓厚的敬老爱幼氛围。
【资料图】
6月1日,榆树乡剡坝村的“幸福大院”充满了欢声笑语,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留守儿童的关爱慰问活动。院子里,孩子们朗声欢唱的同时,忍不住偷瞄着桌上摆满的各式美食和新奇的玩具,眼里满是期盼。院里的老人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,满是宠溺地看着眼前的这些孩子。这样老有所养、幼有所乐的温馨画面,每天都在幸福大院里上演着……
留守老人在幸福食堂就餐。
榆树乡党委书记冯亮说:“剡坝村是易地搬迁安置村,‘三留守’人员多,是该村最大的村情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榆树乡多方筹集资金,利用闲置房屋改建了这个‘幸福大院’破题。”
“幸福大院”虽然不大,却也功能完备。这里配建了乡愁记忆馆、手工作坊、积分超市、幸福食堂、爱心理发室、爱心澡堂、留守儿童小课桌等。
“村里的留守妇女平时会带着孩子来这里,孩子们有专人组织游戏、开展学龄前教育,妇女们就能腾出空来,在手工作坊从事手工麻织品编织,计件获取劳动报酬。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,既解决了留守儿童学龄前教育,又为留守妇女谋得了一份贴补家用的收入。”冯亮说。
留守妇女在手工作坊编织饰品。
40岁的任润霞是以公益性岗位的身份到幸福食堂当厨师的。她告诉记者,菜品都是按照老年人口味做的少油少辣的,而且价格便宜。高龄、空巢等服务对象,每天5元钱就够了。任润霞说:“幸福食堂暖了老人的胃,安了在外打工子女的心!”
剡坝村“三留守”人员,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同时,石碑村70岁的唐永华也在经营着他稳稳的幸福。
见到唐永华时,他正忙着给遍布房前屋后的地栽木耳浇水。他告诉记者,这些木耳和墙边的蜂箱都是村上补贴的,种出的木耳和割下的蜂蜜,可以自己处置也可由村上统一回购。就拿木耳来说吧,保底回购价30元/斤。“真没想到,我一个孤老头子,到了这把年纪,还又忙了起来!”唐永华爽朗地笑着说。
唐永华的“小确幸”,是榆树乡“1+百千万”小群体大规模庭院经济模式的缩影。
唐永华给地栽木耳浇水。
冯亮说,结合“三抓三促”行动,我们把农户经营性收入增收瞄准了房前屋后的“方寸地”,通过种植养殖,让小庭院产生“聚宝盆”的效益。
“1+百千万”,即“1”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,带动“百”户群众,养殖“千”箱中华蜜蜂,发展十“万”袋地栽木耳。冯亮说:“以木耳为例,石碑村、榆树村村集体,今年各栽种5万袋地栽木耳,带动两村60户村民栽种5万袋地栽木耳,已初步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产业效益。仅地栽木耳一项,种植户就能实现经营性收入万余元,而通过专项资金奖补政策,农户每袋菌棒实际只需支付1.05元,经济效益十分显著。”
无论是剡坝村的“幸福大院”还是石碑村、榆树村的“庭院经济”,都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出发,解决了“三留守”人员的现实问题,达到了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。冯亮说:“榆树乡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尽快把成功的模式推广到全乡,通过务实的工作把‘三抓三促’行动工作走深走实,让‘三留守’人员,共享乡村振兴红利!”